Ann Veeck 及 Marketing 的助理教授 Hu Xie 於今年 2 月中針對中國市場在面對疫情爆發下,國家發佈希望民眾盡可能的待在家之政策;對於新政策的發布,人民對於食品購物、食品備料及消費行為之對應的機制改變為何?
Ann Veeck 教授提及:「像這樣的大流行病會帶來嚴重的健康、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後果。」許多專家認為,類似的流行病在未來是不可避免的。從長遠來看,此項研究的結果可以為公共政策官員和衛生當局帶來幫助,以及製造商、批發商和零售商如何去預測消費者在遇到流行病中消費行為的改變。
「我們希望我們正在進行的研究能夠幫助決策者有更多的理解並解決關鍵時刻的需求。」
對許多人來說,食物不僅是生存所必需的,也是心靈慰藉的來源。謝教授期待在未來的研究中能保持著這個方向去做研究。
「這項研究會探索消費者在遇到流行疾病期間的消費行為改變,以及哪種應對的策略最適合能讓消費者來使用。」
研究發現
1、 線上訂購及外送的比例增加,許多民眾表示他們是第一次使用線上系統訂購食物。
2、 線上訂餐食物的供應商來源包含了本地商家,全國其他供應商,甚至是其他國家的供應商,一些受訪者指出,中國最大的線上零售商對於部分重要的食品均有缺貨的現象,且部分當地新創公司正好彌補了此空缺。
3、 對於需外出進行採買的民眾,會增加採買的次數及一次性採買比較多的量。
4、 58.6% 的受訪家庭表示囤積了食品和飲料。大家經常提到的是米、麵粉、泡麵、冷凍餃子和瓶裝水。
5、 許多人表示,會希望通過健康的飲食來提高自身免疫力。有趣的是,聲稱自己很注重健康的人覺得他們會買更多的健康食品,而有些認為健康主要是靠運氣的人則表示他們會增加對於垃圾食品、零食和酒的消費。
衝擊和影響
1、 需求性商品的種類在很大程度上是可先被預測的:麵食、罐頭、冷凍食品、清潔產品和紙類製品。製造商應制定計畫,以在緊急情況下增加這些商品的生產和供應。
2、 零售商應該重新設計店裡商品陳列的位置,讓人們能夠快速選擇最需要的商品,然後快速付款和離開,以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
3、 本地和國際的零售商應共同創建一個靈活且彈性的外送系統以適應本地快速的發展變化。